2008年4月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青口皮纸复活记
本报记者 王志浩/摄 徐晓/文 通讯员 戚伟勇

  诸暨市五泄镇泄峰村青口自然村曾经有一门蜚声吴越大地的手艺——青口皮纸。然而,随着社会的发展,土法造纸术被先进造纸术所取代,青口皮纸于1967年停产。去年,已经71岁的青口皮纸末代传人杨志义又重拾这一民间手艺,传承这一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。4月6日一早,记者专程前往青口村探访。
  “开锅了!开锅了!”刚到杨家,便听得厨房内传来一声声吆喝。循声进入雾气腾腾的厨房,杨师傅和老伴正起锅。杨师傅的三弟杨金满介绍,这是制作青口皮纸的第一道工序——煮料。
  “皮纸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,传到我们杨家也有四五百年了!”杨志义说,“我们青口村四周是丘陵,村口有两个溪滩,地理条件蛮好,山上有大量可以用来做皮纸的梠树。”据他介绍,在青口皮纸制作的鼎盛时期,村里的作坊不下三四十家,纸张销往上海、苏州、金华等地,造纸成了青口村人主要的谋生途径和经济来源。15岁起,他便跟着父亲学做纸了。
  杨家的这个独门绝活看来也只有杨师傅一人懂得其中的奥秘,他一边剥树皮,一边与记者谈天,还得指导其他“工人”。
  皮纸在选材上有特殊的要求,主要采用植物的纤维,原料以梠树、桑树皮为主,先后需要有五六个人协作的近十道工序才能完成,通常一天时间便可出货。皮纸的特点是纸质细腻耐磨,不易溶化耐保存,故常被选为写状纸或分家契约等重要的文本用纸。
  记者正和杨师傅说话的当口,一边传来了“嘭嘭”声。“喏,那边在打料了,去看看吧!”
  打料就是用专用的木槌,不断地打击着树皮纤维,一直要到敲碎纤维为止。这天的打料工是他的老伴、女儿还有五弟那5岁的外甥女。小女孩看来已经是个“熟练工”了,干起活来也是有模有样。
  接下来的才是核心的技术。“我们的纸头里有‘营养’的啊!”已经进入操纸工序的杨师傅对记者狡黠地笑了笑。看来,这个操纸池里的水不简单,杨师傅的“机密”就在这里。
  操纸也称捞纸,纸的厚薄与操纸人的水平极为相关。技术高的做出的纸轻薄如丝,纸质匀称,透气性好、耐磨、不易损坏。要练就这一手制作手艺,最起码要勤学苦练三四年。
  院子里,杨师傅正查看纸张质量,老人的身影显得如此苍老和孤单,对他来说,最大的心愿是传承这份祖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。